约旦哈希姆王国,简称约旦,位于阿拉伯半岛西北,国土面积8.93万平方公里。西与巴勒斯坦、以色列为邻,北与叙利亚接壤,东北与伊拉克交界,东南和南部与沙特阿拉伯相连。亚喀巴湾是唯一出海口。
约旦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,通用英语。
约旦人口总数1105万,主要为阿拉伯人,伊斯兰教为国教,少数人信奉基督教。
约旦首都为安曼,人口约400万。约旦政治、经济、社会等方面长期保持稳定,社会较为开放包容,享有“中东和平绿洲”美誉。
约旦经济三大支柱分别为旅游业、外援和侨汇。约旦是全球淡水资源最缺乏的国家之一,自然资源较为匮乏,主要矿产为油页岩、磷酸盐、钾盐,石油高度依赖进口。
约旦地处亚欧非三大洲交汇地点,地理位置优越,既是“古丝绸之路”上的商贸要道,也是中国与中东国家共建“一带一路”的重要节点。
近年来,约旦政府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,刺激经济、吸引投资、增加出口,不断健全和完善投资管理规章制度体系,建立了十多个国家级自贸区和经济开发区,努力营造中东地区最优营商和投资环境。
目前,约旦经济受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,其三大经济支柱遭受重创,对外贸易和投资急剧萎缩,失业率高,难民负担沉重,经济复苏乏力。为加快疫后社会经济恢复,约旦政府出台《2021-2023政府优先工作事项》,制定数字化转型国家战略,并计划修订《投资法》,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进口依赖,促进绿色经济与清洁能源发展,推动形成新经济增长点。2022年来,约旦逐渐度过低谷期,多项经济指标企稳回升。
自1977年建交以来,中约两国关系持续平稳健康发展。2015年,中约建立战略伙伴关系,推动双边经贸合作进一步拓展。
截至2021年底,中国已成为约旦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国,2021年双边贸易额44.2亿美元。
目前在约中资企业数量有限,规模不大,主要以独资、合资等方式开展投资合作,涵盖通信、钢铁建材、电商批发零售、餐饮等行业。
十多年来,约旦的经济增长一直受到外部冲击的限制,包括全球金融危机、2011年阿拉伯之春期间的能源中断、2015年约旦与伊拉克和叙利亚边境的关闭以及叙利亚内战。尽管与伊拉克和叙利亚的边界分别于2017年和2018年部分重新开放,但跨境流动尚未恢复到以前的水平。在2020年因疫情导致GDP收缩1.6%后,约旦在2021年实现了2.2%的实际GDP增长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,2022年经济增长率将达到2.7%。
近年来,政府每年都有巨额预算赤字,并通过贷款、外国赠款和储蓄来缩小融资缺口。2020年3月,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董事会批准了一项13亿美元的扩展基金机制(EFF)计划,重点是财政巩固、增加收入、有针对性的社会支出、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还从快速融资工具中发放了额外信贷,以帮助约旦履行疫情期间的财政义务。2022年1月,约旦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完成了对EFF计划的第三次审查。
2021年10月,约旦成立了一个专门的投资部,该部承担了约旦投资委员会和公私伙伴关系股的职责。投资部长负责与当地和外国投资者有关的所有问题,并制定刺激投资和提高竞争力的政策。
与2019年相比,2020年外国直接投资(FDI)小幅下降1.5%,至5.098亿坚戈(7.2亿美元)。2021年前三季度,外国直接投资流入达到2.694亿坚戈(3.8亿美元)。
注:更多详情请参考《商务部国别投资报告-约旦(2022年)》